一种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8-11 17:49:41   来源:云开体育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它主要由上刚性层、弹性隔声层和下刚性层从上至下依次复合而成,在所述弹性隔声层中设有数个预应力拉紧件,所述预应力拉紧件处于拉紧状态,并贯穿所述弹性隔声层,所述预应力拉紧件的两头分别固定于上刚性层和下刚性层而将所述上刚性层、弹性隔声层和下刚性层相连,且上刚性层和下刚性层之间为非刚性连接,所述上刚性层和下刚性层夹紧所述弹性隔声层使其处于受压状态,所述弹性隔声层产生与作用于其上的荷载作用力相反的预应力以抵消部分荷载作用力。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覆盖在其表面的建筑砂浆和楼板面层起到非常好的承载和抗裂保护作用,还能够大大降低楼板整体结构的自振频率,提高隔声效果。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产品,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 (砖)。 一种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

  [0002]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世界资源(节能、节地、节水、 节材)、保护自然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建筑。

  [0003]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建筑楼板的减震隔声受到慢慢的变多的关注 和重视。浮筑楼板是目前最常用的楼板隔声方法,它是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垫一层隔声垫 层,再浇筑40mm厚的配筋细石混凝土,然后再在配筋细石混凝土上做水泥砂浆和面层。其 中,配筋细石混凝土主要起以下两个作用:一是形成一个抗压抗弯的整体结构,防止开裂, 保护楼板的面层;二是对隔声垫层形成加压重量,降低楼板整体结构的自振频率,提高隔声 效果。

  [0004] 但是,浮筑楼板在改善建筑楼板隔声效果的同时,也因具备配筋细石混凝土这 样的结构而存在以下缺陷:⑴使得浮筑楼板比普通楼板厚5?7cm,以致建筑室内的有效利 用空间大幅度减少;⑵使得浮筑楼板比普通楼板重l〇〇kg/m 2以上,不仅增大了建筑荷载,而且 大幅度提升了建筑成本;⑶在旧建筑改造或重新装修等场合,由于受原结构能够承担重量的能力所限, 浮筑楼板很难适用;⑷烧筑40mm厚的配筋细石混凝土,施工复杂、工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升建筑空间的利用率、减轻建筑负荷、降低 建筑成本、施工便捷简单、可以大幅度缩短工期、扩大建筑场合适合使用的范围的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 合板(砖)。

  [0006] 本实用新型能够最终靠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砖),它 主要由上刚性层、弹性隔声层和下刚性层从上至下依次复合而成,其特征是:在所述弹性 隔声层中设有数个预应力拉紧件,所述预应力拉紧件处于拉紧状态,并贯穿所述弹性隔声 层,所述预应力拉紧件的两头分别固定于上刚性层和下刚性层固定而将所述上刚性层、弹 性隔声层和下刚性层相连,且上刚性层和下刚性层之间为非刚性连接,所述上刚性层和下 刚性层夹紧所述弹性隔声层使其处于受压状态,所述弹性隔声层产生与作用于其上的荷载 作用力相反的预应力以抵消部分荷载作用力。

  [0007]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荷载作用力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沿荷载作用力方向发生变形 之前先抵消弹性隔声层因变形所产生的弹力(与荷载作用力相反),然后继续使本实用新 型沿荷载作用力方向发生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覆盖在其表面的建筑砂浆和楼板 面层起到非常好的承载和抗裂保护作用,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刚性层对弹性隔声层 形成加压重量,可以大大降低楼板整体结构的自振频率,提高隔声效果。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预应力拉紧件坚向设置在所述弹性隔 声层中,且所述预应力拉紧件的两头分别穿出上刚性层和下刚性层上固定。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推荐实施方式,所述预应力拉紧件垂直于上刚性层、弹性 隔声层和下刚性层,且呈规则分布在弹性隔声层中。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隔声层所承受的预应力强度为 0.lkPa ?lOOkPa。 toon]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刚性层和下刚性层的抗住压力的强度分别大于 IMPa ;所述上刚性层的抗折强度大于IMPa。

  [0012]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刚性层和下刚性层的厚度分别为0. 2?20mm,所述弹性隔声层 的厚度为2?15mm。

  [0014] 所述上刚性层和下刚性层分别是水泥板、陶瓷砖、压制砖、玻璃钢、玻镁板、硅钙 板、钢板、木板或塑料板,所述各板为平板、多孔板或格构板。

  [0015] 所述弹性隔声层采用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橡胶或塑料制成,所述弹性隔声 层为垫体、毯片或板体。

  [0016] 所述预应力拉紧件采用钢材、纤维、棉、麻、塑料或热熔胶制成,所述预应力拉紧件 为丝状、线状、条状、杆状或弹簧状。

  [0018] ⑴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浮筑楼板中隔声垫层和其上40mm配筋细石混凝土的功能 作用合二为一,取消了 40_厚的配筋细石混凝土,不仅仅可以对覆盖在本实用新型表面的建 筑砂浆和楼板面层起到非常好的承载和抗裂保护作用,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刚性层 对弹性隔声层形成加压重量,可以大大降低楼板整体结构的自振频率,提高隔声效果。

  [0019] ⑵本实用新型所增加的楼板重量很少,仅比普通楼板重不超过20kg/m2,与现有浮 筑楼板比普通楼板重l〇〇kg/m 2以上相比,对建筑结构的荷载影响大大减小。

  [0020] ⑶本实用新型所增加的楼板的厚度不超过3cm,是一种比较轻薄的结构,与现有浮筑 楼板比普通楼板厚5?7cm相比,对建筑室内的有效空间利用影响大大减小。

  [0021] ⑷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建筑楼板隔声处理之后,省去了浇筑40mm厚的配筋细石 混凝土的施工全套工艺流程,而且不需要额外的保护楼板面层的处理解决措施,因此施工便捷简单、快捷,大 大缩短了工期。

  [0022] (5)本实用新型既可适用于新建建筑的楼板隔声,也可适用于既有建筑的建筑楼板 隔声改造,扩大了建筑场合适用范围。

  [0025]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砖)5,它主要由上刚 性层1、弹性隔声层2和下刚性层3从上至下依次复合而成,在弹性隔声层2中坚向设有数 个预应力拉紧件4,预应力拉紧件4采用钢丝,预应力拉紧件4垂直于上刚性层1、弹性隔声 层2和下刚性层3,且呈规则分布,在本实施例中,预应力拉紧件4分布成排成列的矩阵形 式,预应力拉紧件4处于拉紧状态,并贯穿弹性隔声层2,预应力拉紧件4的两头分别穿出在 上刚性层1和下刚性层3上固定而将上刚性层1、弹性隔声层2和下刚性层3相连,且上刚 性层1和下刚性层3之间为不会产生声桥的非刚性连接,上刚性层1和下刚性层3夹紧弹 性隔声层2使其处于受压状态,弹性隔声层2产生与作用于其上的荷载作用力相反的预应 力以抵消部分荷载作用力。

  [0026] 在本实施例中,上刚性层和下刚性层分别是钢板,且为格构板形式,上刚性层和 下刚性层的厚度分别为3mm,上刚性层和下刚性层的抗住压力的强度分别大于IMPa,上刚性层的 抗折强度大于IMPa。弹性隔声层采用聚氯乙烯制成,弹性隔声层为板体形式,弹性隔声层的 厚度为10mm,弹性隔声层所承受的预应力强度为20kPa。

  [0027] 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隔声层所承受的预应力强度为0. 1?lOOkPa。上刚性层和 下刚性层的厚度分别为0. 2?20mm,弹性隔声层的厚度为2?15mm。

  [0028] 上刚性层和下刚性层分别是水泥板、陶瓷砖、压制砖、玻璃钢、玻镁板、硅钙板、钢 板、木板或塑料板,可以是平板、多孔板或格构板。弹性隔声层采用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氨 酯、橡胶或塑料制成,弹性隔声层的形式为垫体、毡片或板体。预应力拉紧件采用钢材、纤 维、棉、麻、塑料或热熔胶制成,预应力拉紧件的形式可以是丝状、线状、条状、杆状或弹簧 状。

  [0029]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的受力原理是:预应力拉紧件4是上刚性层1和下刚性 层3之间不可能会产生声桥的非刚性连接,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刚性层1和下刚性层3上,通过 施加预应力使预应力拉紧件4处于绷紧状态,并产生向内(朝向弹性隔声层)拉力,从而使 上刚性层1和下刚性层3紧紧夹住弹性隔声层2,使弹性隔声层2处于受压变形状态,并产 生向外(背向弹性隔声层)的弹力,上述的拉力、弹力和自身重力形成受力平衡。在使用过 程中,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砖)会受到向内的压力(即荷载作用力,其与弹力方向 相反),当压力不超过弹性隔声层2原变形弹力时,弹性隔声层2的形状不发生明显的变化,且弹力 不变,施加预应力拉紧件4上的预应力约束预应力拉紧件4处于相对松弛状态,其向内拉力 变小,压力、弹力、拉力和自身重力形成新的受力平衡;当压力超过弹性隔声层2原变形弹 力时,弹性隔声层2被压得更薄,且弹力变大,预应力约束预应力拉紧件4处于完全松弛状 态,其向内拉力变为零,压力、弹力和自身重力形成新的受力平衡。

  [003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预应 力拉紧件的形状、分布方式及数量,可根据详细情况进行确定;上、下刚性层、弹性隔声层和 预应力拉紧件的材质还可以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还能做出其它多种形 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1. 一种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它主要由上刚性层、弹性隔声层和下刚性层从上 至下依次复合而成,其特征是:在所述弹性隔声层中设有数个预应力拉紧件,所述预应力 拉紧件处于拉紧状态,并贯穿所述弹性隔声层,所述预应力拉紧件的两头分别固定于上刚 性层和下刚性层而将所述上刚性层、弹性隔声层和下刚性层相连,且上刚性层和下刚性层 之间为非刚性连接,所述上刚性层和下刚性层夹紧所述弹性隔声层使其处于受压状态,所 述弹性隔声层产生与作用于其上的荷载作用力相反的预应力以抵消部分荷载作用力。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预应力拉紧 件坚向设置在所述弹性隔声层中,且所述预应力拉紧件的两头分别穿出在上刚性层和下刚 性层上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预应力拉紧 件垂直于上刚性层、弹性隔声层和下刚性层,且呈规则分布。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弹性隔声层 所承受的预应力强度为〇· 1?lOOkPa。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上刚性层和 下刚性层的抗住压力的强度分别大于IMPa。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上刚性层的 抗折强度大于IMPa。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 上刚性层和下刚性层的厚度分别为0. 2?20mm,所述弹性隔声层的厚度为2?15mm。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上刚性层和 下刚性层分别是水泥板、陶瓷砖、压制砖、玻璃钢、玻镁板、硅钙板、钢板、木板或塑料板,所 述各板为平板、多孔板或格构板。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弹性隔声层 采用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橡胶或塑料制成,所述弹性隔声层为垫体、毡片或板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应力建筑楼板隔声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预应力拉紧 件采用钢材、纤维、棉、麻、塑料或热熔胶制成,所述预应力拉紧件为丝状、线状、条状、杆状 或弹簧状。

  【发明者】麦粤帮, 吴培浩, 杨仕超, 江飞飞, 张昌佳 申请人: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广东建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2. 超硬陶瓷材料制备与表面硬化 3. 规整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1: 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能耗的模拟与检测(EnergyPlus);建筑碳排放和生命周期评价;城市微气候、建筑能耗与太阳能技术的相互影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回归方法用于城市建筑能耗分析;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建筑能耗分析(R);贝叶斯方法用于城市和单体建筑能源分析 2: 过

  1.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设计 2.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及制造 3.专利布局及规避策略等方面的研究